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好奇心强、活泼好动,但对危险的认知和防范能力较弱。他们可能会因为不小心接触到热水、热汤、电器等物品而导致烧烫伤。
烧烫伤事故一旦发生,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痛苦,还可能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。
因此,通过在幼儿园开展预防烧烫伤教育,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减少烧烫伤事故的发生。
2024 年 12 月 11 日,北京疤康的医生助理黄青走进了常青幼儿园 - 田村分园,为小朋友和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生动且实用的烧烫伤科普活动。
儿童烧烫伤发生的原因
热水管道、饮水机等设备管理不当:热水管道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,可能会导致幼儿意外触碰而被烫伤。例如,有的幼儿园热水管道保温层破损,幼儿在玩耍时不小心碰到,就会造成烫伤。饮水机的水温设置过高,或者没有安装儿童锁,幼儿可能会误操作放出热水而被烫伤。
幼儿接触火柴、打火机等高温物体:在幼儿园中,有时可能会出现幼儿捡到火柴、打火机等物品的情况。如果幼儿好奇玩耍这些高温物体,很容易引发烧伤事故。比如,有的幼儿在户外活动时捡到打火机,模仿大人点火,结果烧伤了自己的手指。
热水、热汤等高温液体管理不当:家庭中热水壶放置不当,如放在幼儿能够接触到的地方,幼儿可能会因为好奇去触碰而被烫伤。热水瓶倾倒也是常见的危险因素,一旦热水瓶被碰倒,热水流出,很容易烫伤幼儿。例如,有的家庭将热水瓶放在桌子边缘,幼儿在玩耍时不小心碰倒热水瓶,导致被烫伤。
如热水壶放置不当、热水瓶倾倒等:家长在给幼儿准备洗澡水时,如果先放热水后放冷水,且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看管好孩子,幼儿可能会不慎跌入热水盆中被烫伤。就像广东东莞 5 岁女童小婷,妈妈将烧好的洗澡水放进浴室等放凉,出去拿衣服的间隙,小婷不小心把水倒在了身上,造成严重烫伤。
活动现场气氛热烈,小朋友们都积极参与,并且学到了很多知识,还表示回家后会讲给父母听。
感温贴碰到热水变红反应
用生动的ppt教孩子们学会急救方法
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
活动反馈
活动使用的 PPT 极具童趣,非常适合幼儿园的小朋友。通过这次讲解,我对烧烫伤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以前只知道烫伤后要用凉水冲,却不清楚温度及烫伤程度等相关知识,也明白了民间药方不可用,对 “冲脱泡盖送” 有了更好的理解。我自己家里也有老人孩子,非常愿意把这些知识传递给身边的人。
——幼儿园王老师
我的女儿就被烫伤过,当时虽然知道第一时间要去冲水,但是不知道冲多少时间,也不知道冲完之后应该怎么做,造成的后果就是女儿腿上留下了疤痕。今天的课堂非常有意义,幼儿园平时也会进行很多安全教育,但烧烫伤方面相对薄弱。日常保健和工作中虽也涉及相关知识,如对危险设施设备、水温调温、餐食温度等都有规定,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。后续会把课程内容发给家长,还会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实践。
——幼儿园王院长
急救五步骤:冲、脱、泡、盖、送
1
冲: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处30分钟以上,降低温度,减少伤害。
2
脱:轻轻脱去受伤部位的衣物,避免弄破水泡。
3
泡:将伤处浸泡在冷水中,避免使用冰水,以免造成组织损伤。
4
盖:用干净的布料轻轻覆盖伤口,避免感染。
5
送: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。
疤康医疗,一直在行动!此次讲座将烧烫伤预防和急救知识送入千家万户,进一步守护更多家庭远离烧烫伤。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科普讲座,可以共同提升家庭的安全防护意识,守护儿童健康成长。